AD 经典: 伊瓜拉达墓园 / 恩瑞克•米拉莱斯

  • 建筑师:
    恩瑞克•米拉莱斯(Enric Miralles); 恩瑞克•米拉莱斯(Enric Miralles)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1994

  • 摄影师
    摄影师:Flickr User: Dharmesh

作为参与翻新旧墓园方案竞赛的参赛者,恩瑞克•米拉莱斯(Enric Miralles)和卡米•匹诺思(Carme Pinos)打造了一个新概念墓园,其设计着重考虑了在此长眠的人们和他们还在世的家人们。经过十年的建造,这个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郊外的伊瓜拉达墓园,成为了人们反思和回忆的地方。

伊瓜拉达墓园挑战了人们对于墓园传统的印象。Miralles和Pinos将他们对于墓园诗意的想象概念化:游客在这里可以理解并接受生命的循回往复,以及一段段生命作为过去、现在、未来连接的意义。

这个项目被建筑师们理解为“逝者之城(city of the dead)”,因为已走之人和仍在之人的灵魂在这里被拉近距离。伊瓜拉达墓园不仅仅是为了逝者建造的,它也是为了那些来加泰罗尼亚寂静美景中独自沉思的人们建造的。

墓园被加泰罗尼亚的山脉环绕,其建筑主体融入了周围的地形中,就好像它是自然土地中的一部分一样。墓园被设计为层层叠叠的庭院,并朝周围铺开,与之形成一个连续且平滑的表面。

墓葬区位于墓园埋于土下的较低的部分,其被石笼挡土墙(gabion walls)和陵墓一样的墓地(mausoleum-like burial plots)所包围,由此构造了游客们的视角:被周围所独立,而天空是他们唯一能完整看到的东西。与墓园第一阶不同的是,墓园第二阶有更多传统的墓地,这些墓地被分散开来,而不像第一阶中紧靠在一起。

并且,在第二阶区域中有一个未完成的小教堂和修道院。但是这些未完成的部分并没有让墓园显得不足,反而因为它们在建筑定义和细节上的留白让这个项目更加丰富,它们作为整个项目开放和空白的空间让参观者更能享受独处的静谧时光。

当人们走进这个项目时,他们将面对着作为第二扇“大门”的科尔坦钢管群(cor-ten steel poles),这些交错的钢管象征着耶稣受难。从主入口进去后,人们会经过一个蜿蜒曲折的小路,引导着他们向下走向主要墓葬区。这条小路和像混凝土“小房”一样的第一阶陵墓葬墓区连成一线,缠绕着这个令人沮丧的空间,让人们可以一阶一阶地沿着这片区域向上走。

这条蜿蜒小路象征着生命的河流,将人们从宽敞开放的加泰罗尼亚山丘,带领到隐藏在地平线下的缅怀空间。穿梭于墓园之中的流通路线互相连接,让人们更加注重他们在建筑中的体验,而不是墓园的组成。

伊瓜拉达墓园所用的材料将这个项目与周围景观无缝连接。Miralles使用了朴实的混凝土、石料和木头。起伏的石笼墙、久经风雨的混凝土和木制的铁路枕木融入了周围的充满碎石地面,也以此呼应了加泰罗尼亚地形中坚硬粗糙的特质。这些材料朴实的特质让建筑散发着自然的美感,并让它看起来就像这片区域存在已久的一部分一样。

伊瓜拉达墓园有一种有机建筑的感觉,其作为加泰罗尼亚山脉的延伸与自然融为一体。当人们进入墓园时,他们会感觉建筑就是周围地形的一部分。此外,设计者Miralles在2000年突然离世并埋葬于此处,这就好像他完成了生命的循环:他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与伊瓜拉达墓园紧密相连。

翻译:黄菁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