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

多位建筑师在中国深圳的AIP艺术学校完成了广州美术学院。

废弃河边建筑群
该项目位于深圳,是隶属于广州美术学院的一所以国际艺术项目为核心的艺术高中。Variety Associates受邀将一个城中村的几栋废弃河边建筑改造成校园。

这所学校需要在有限的预算内快速建设,并营造符合其特点的艺术校园氛围。通过翻新和再生,该项目将为其所在社区带来平衡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新空间。

约束转化为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团队不得不在几周内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几个制约因素和问题,包括预算低、指定的当地施工团队、学校秋季学期开学计划导致的施工进度紧张,以及翻新后的外墙对社区的影响。

除了解决这些问题,Variety Associates还打算通过设计干预来赋予学校和社区权力:以艺术工厂的概念为基础,将城中村的建筑环境与艺术学校的自由和创造性氛围相结合,为社区注入年轻的能量;使艺术学校与周围环境共存、互补;创建具有适当比例的建筑地标。

体积重建
为了满足新的功能要求,设计团队重新组织了建筑物之间的交通节点,并制定了连接不同高度建筑物的合理循环路线。被建筑包围的中心区域被改造成运动场,而原来的地下车库被改造成露天下沉式礼堂。

新添加的白色材料和结构包裹着原有的建筑立面,重建了建筑体积。白色结构与新的蓝色墙壁涂料形成强烈对比,共同强调了艺术学校特有的整洁明亮的轮廓。

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运动场的“空心墙”由一系列名为“波浪”的可拆卸装置组成,这些装置是应深圳室内设计研究院的邀请,由多家联合公司为2020年湾区设计展设计的。通过采用可回收材料和模块化施工方法,Variety Associates希望打破展览设计中大量资源浪费的局面,并履行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每个“波浪”都是一个模块化的桌子单元。这些模块化单元在展览现场迅速组装和拆卸,其方式与传统的榫卯连接和木制家具类似。

在多方支持下,这些“波浪”在展览结束后被拆解,并在这所艺术学校重新组合,形成各种场景来支持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空间之间的新连接
为了找出连接几栋不同高度的独立建筑的流通路线,Variety Associates创建了一条明亮的走廊,将不同的功能区连接起来。透光的外部材料统一了立面。明亮的日光与干净的色彩相结合,使建筑和室内纯净整洁。

内部为蓝色
鲜艳的蓝色和纯净的白色成为艺术流派的视觉标识。功能空间是多样化和灵活的,一系列宽敞的流体空间成为教室的延伸。内部结构以蓝色完成,而棕红色的楼梯清楚地突出了垂直交通。

在学校入口区域设置公共活动空间。考虑到学校活动期间需要临时关闭,设计团队采用了传统的折叠门,以确保空间的灵活性。

设计:不同的建筑师
设计团队:林倩怡、杨冬子、刘建鹏、潘白珍、李泽兵、林志超
摄影:ZC建筑摄影工作室,李永茂

图片[1]|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2]|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3]|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4]|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5]|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6]|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7]|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8]|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图片[9]|广州美术学院AIP艺术学院|ART-Arrakis | 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与灵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